宋徽宗40岁的草书,狂放不羁!
宋徽宗赵佶写于宣和四年的草书千字文,当时正好四十岁,真是放飞自我的佳作,比其瘦金书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。
宋徽宗赵佶写于宣和四年的草书千字文,当时正好四十岁,真是放飞自我的佳作,比其瘦金书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。
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怀素《自叙帖》后,明代吴宽的行书题跋堪称“锦上添花”。这件纵28.3厘米的纸本墨迹,既是书迹流传的见证,更藏着文人书家的审美初心,与怀素狂草形成刚柔相济的艺术对话。
提到狂草,我们也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怀素的《自叙帖》,这部字帖,对后人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,很多名家都在临写这部作品,那么,你见过启功先生所临写的《自叙帖》吗?
提到狂草,我们也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怀素的《自叙帖》,这部字帖,对后人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,很多名家都在临写这部作品,那么,你见过启功先生所临写的《自叙帖》吗?
今天写了这么些,练习量不小,超过平均值了,难道我的书写速度提升了吗?诶暂时不去管它,先把它们记录下来:
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珍库里,一卷纵30厘米、横662.8厘米的纸本草书,静静诉说着明代书法大家文彭的晚年心境。这幅署款“隆庆庚午”(1570年)的《春兴等七言律诗卷》,既是文彭草书造诣的巅峰之作,更是他追随唐代草圣怀素数十年的艺术结晶。
需要从怀素的书法作品中寻找《沁园春·雪》中的单字,若原帖中没有对应的字,可参照其笔法和结构特点,从其他草书大家的作品中选取风格相近的字